(成就廊)
近年来,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,下尹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,从黄泥路、石子路到水泥路,从土坯泥瓦房到三层的“小洋楼”,从下尹村房前屋后猪栏牛栏多,到现在房前屋后绿化多。从80年度,下尹人均收入760元,到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。一个个精彩的变化,一步步走过来的路,见证了下尹村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,艰苦创业,由穷致富的历程。
新中国成立后,一九五O年下尹村成立了第一个农会组织。
第一个村组织,一个崭新的纪元来临。
一九五二年,组织换工组、互助组,到后来的生产队,使下尹村劳动人民过上集体生活,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一年比一年好。
一九六八年下尹村自筹资金,装亮了电灯,结束了几百年的油灯生活。同时办起了粮食加工厂,改变了碾米用牛拉的古老传统,家家户户电灯亮,实现了农村电气化。
为了壮大集体经济,农副业一起上,一九七三年又办起了面条年糕加工厂,生意红红火火,集体经济日益壮大。
一九八一年,下尹村集体和村民一起筹集资金,装上了农村自来水,清甜的泉水流向各家各户,真正体现了农村“耕田不用牛,点灯不要油,吃水不要肩头挑,哗哗泉水自来流”的美好生活。
“要致富先修路”(1990年),下尹村集体和村民共同集资,扩建村中道路,把原先由村通往蒋堂的1.5公里的机耕路,修建成8米宽的水泥路。2002年引进葡萄种植,从近90亩开始试种,发展到现在的523亩,成了闻名蒋堂镇的“专业葡萄村”。
2007年,下尹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在村二委一班人的带领下,进行村庄整治和旧村改造,拆除旧房屋一万三千多平方,新建房屋8000多平方,村绿化面积5800多平方。同时建造了村办公大楼,创建老年活动室,创办农家书屋,创建居家养老食堂和文化大礼堂。
2014年,下尹村又投资270多万,修建了生活用水兼灌溉的“朝家塘”,在塘埂上建造了休闲长廊,把“朝家塘”打扮的像公园一样。
下尹人用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,跟着新世纪前进的浪潮,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,从解放前吃不饱,穿不暖,到今天的吃穿不用愁,家家户户住上“小洋楼”的幸福生活,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好政策和政府的支持。
“雄关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。看过去,展望未来,下尹人在村二委的带领下,勤耕苦展宏图,用自己的双手,把下尹村打造成今天美丽的精品村,向着“四个现代化”和小康水平前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