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:春季开始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,农谚说:“立春一日,水暖三分”、“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年之计在于春”。
雨水:降雨量逐渐增加。农谚说:“立春天渐暖,雨水送肥忙”、“春东风,雨太公”。
惊蛰:开始响雷,冬眠动物复苏。农谚说:“惊蛰过,暖和和”、“惊蛰一犁土,春分地气通”、“惊蛰没到雷先鸣,大雨似蛟龙”、“雷打惊蛰前,四十九个阴雨天”。
春分:春季的中间,昼夜平分,越冬作物,春季生长阶段。农谚说:“春分有雨家家忙,先种豆后插秧,春分豆,连(夹)雨种(漏)”。
清明:气候温暖,天气晴和明朗。万物开始生长,农家开始春耕春种。农谚说:“清明竹笋出,谷雨笋出齐。”“吃了清明馃,不管天晴雨落都要做”。
谷雨:谷雨就是雨生百谷,降雨量增多,对谷类生长有利。农谚说:“谷雨前后,种瓜种豆”、“谷雨前茶,喜鹊口,一杯茶,胜过一杯酒。”
立夏:夏季开始。农作物进入旺季。农谚说:“立夏日晴,蓑衣斗笠随身行。”“吃了立夏(鸡)子(鸡蛋)大小麦日夜死。”
小满:麦类等豆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,开始成熟,农谚说:“四月初八晴,油菜麦长两层;四月初八落(雨),油菜麦光壳壳。”
芒种:收了油菜麦,还要种早稻,又称“忙种”,夏播作物正忙,如过了芒种这个时候再种作物就不好成熟了,农谚说:“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涟涟,芒种雷声大,必是大旱年。”
夏至:夏天到,此时白天最长,夜晚最短,天地万物此时生长最旺盛。农谚说:“夏至风西南,路上水成潭;夏至见晴天,有雨在秋边;夏至雾茫茫,洪水满山岗;六月初三晴,晒死南山苦竹林。”
小暑:正当初伏前后,气候开始炎热。农谚说:“小暑南风十八朝,吹得南山竹叶焦。”“小暑头一声雷,四十五天野黄梅。”
大暑: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雨水也多。农谚说:“小暑大暑淹死老鼠”。“小暑凉飕飕,大暑热熬熬。”
立秋:秋季开始,气温逐渐下降,植物快要成熟。农谚说:“立秋天渐凉,处暑谷渐黄。”“六月秋赶紧收,七月秋慢慢收。”
处暑:“处”是躲藏,处暑起天气渐渐地开始转凉,但还是较热。农谚:“大暑小暑不是暑,立秋处暑正当暑。”
白露:因夜间较凉,空气中的水气往往凝成露水。农谚说: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。”“白露雾茫茫,荞麦该出场(种)。”
秋分:秋季的中间,昼夜平分。农谚说:“白露看花,秋分看稻。”“白露荞麦秋分菜”。
寒露:气温明显降低,夜间露水很凉,天气逐渐变冷。寒露风对晚稻危害很大。农谚说:“禾怕寒露风,人怕老来穷。”
霜降:开始降霜,天气已冷,成霜的早晨较冷,农作物易受冻害。农谚说:“寒露不出终不出,霜降不黄终不黄。”
立冬:冬季开始。一年的田间劳作减少,农作物收割之后即将收藏。农谚说:“过立冬,东家养(终)。”
小雪:农作物的害虫开始冬眠。农谚说:“小雪不落雪大雪满天飞。小雪雪满天,来年定丰年。”
大雪:降雪,雪越大越好,能冻死冬眠害虫。“有大雪纷飞,兆丰年
“之说。
冬至:进入数九寒天,这一天白天短,夜晚长,冬至以后白天渐长。农谚说:“吃了冬至荞麦面,一天长一线。”
小寒:气候已经较寒冷,开始进入寒冷季节。农谚说:“小寒大寒不落雪,小暑大暑田开裂。”
大寒:正值三九为一年四季最冷的季节,“三九严寒,风雪过年”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