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年,男孩到了十五、六岁,女孩到了十三、四岁的时候,说是该到男婚女嫁的年龄,这时,大多是男方该托媒人说亲。元、明、清年间,“媒人”是一种职业,相当于现代的婚姻介绍所。
男方想娶媳妇,女方想嫁女,都要托“媒婆”。 “媒婆”来你家,你必须要好好地招待“媒婆”,俗话说:“男女双方成不成,鸡蛋、汤圆十八盆。”告诉你此栓婚姻成也不成,全凭“媒婆”一张嘴。男孩基本上可以跟着“媒婆”向女方家相亲,请出小姐,女孩羞嗒嗒地用手拍蔗着脸,女孩看男孩是偷着看,也不敢看,男人可以看女孩,可你看不到她的脸,俗话说:看人先看脚,脸蛋看不到,看脚最重要,女孩脚小“三寸金莲”是美,“脚大没有人要”,说明该女孩肯定是不遵母命,不肯裹小脚,无教养。或者是家境贫困寒,需劳动不裹脚,脚就大了。
男女婚姻,基本上由父母之命,有“父命难违”之说。门当户对,一但双方父母同意这桩婚姻就要由“媒婆”通知男女双方,择日订婚,由女方开出条件聘金多少,糕饼多少,八字钱多少,要多少酒多少肉,女方开出的条件,男方能承受就能成,不能承受就可“拉倒”。
“聘金”女方娘家做陪嫁用。
“八字钱”作为女方姑娘的“生辰八字”所要。
“糕饼”女方用来通知亲戚朋友所用。拎上二斤糕饼到亲戚朋友家,告诉他们,我的女儿要订婚准备嫁人了啦!吃过糕饼的亲朋好友,到时你要送上贺礼。
“订婚酒”女方邀请向自己最亲最要好的亲朋前来到家吃“订婚酒”。但到了结婚时,女方办酒席所用的开支,还得由男方来买单,送上几桌酒、肉、糖、烟等,由女方提出条件。
可到了解放后,提倡“男女平等”,男女双方可以自由恋爱,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后,由男方托“媒人”到女方说合,一但双方父母都同意,首先男孩可以先到女方给父母相中与否,女方父母相中未来女婿,接着女孩可由父母、兄弟姐妹陪同到男方“看人家”(由媒人陪同),少者五六个,多者七八个十来个,男方要杀鸡宰鸭热情招待女方,女方回家时,男方必须要给未来的媳妇包上一个大大的红包,其他陪同人员也要每人一个红包,加上几个“红鸡蛋”,以示“吉利”。如果“看过人家”女方父母和女孩认为还不满意,不肯嫁给男方,女方这次“看人家”,男方包给的红包要如数退回给男方(由媒人送回)。男女双方认为此婚姻都满意,就又要托“煤人”通知女方,什么时候“起节”,由媒人到女方开来女孩的“生辰八字”请人选好黄道吉日,准备结婚。“日子”要选二个,由女方选择什么时候结婚。
“起节”男方要包200个1斤左右重的粽子,200个大馒头,由媒人陪同,挑着好几担到女方,这些大馒头、大粽子由女方送到隔壁领居、亲朋好友家,告诉他们该姑娘某月某日结婚,到时来喝喜酒。隔壁邻居、亲朋好友到时要送上贺礼。
同时,女方收下结婚日子,这时女方会告诉你到结婚时男方要送多少桌酒席的酒、肉、烟、糖,都要由男方准备好,早一天送到女方。男方要在头一天将女方的媒人请到男方。
在摆酒席结婚之前,男女双方要先到政府登记机关登记,领取结婚证。到了结婚这一天,男女双方媒人,新郎、伴郎、四个伴娘一起到女方去接新娘,还要有一位有威望的挑火炮担,里面挑的是酒席上糖烟和迎亲路上所放的鞭炮,走几百米就要放一个鞭炮,加上乐队吹吹打打,一路放到女方村庄。
女方听到鞭炮快到门口了,赶紧关好大门,要男方“媒人”递上“开门包”才开门,“开门包”起码要讨三四次,“媒人”点上一大串小鞭炮直入大堂,表示喜庆,迎亲队伍进女方家后,先送上鸡蛋和茶,等会吃汤圆。到了十点以后再准备开席,但还有个名堂,你必须准备好“厨头包”和香烟,否则的话,厨师慢慢炒菜“走堂”不上菜,耽误新娘起程时辰,所以,媒人要先准备好“厨头包”和“走堂包”。 “走堂包”是包给端菜帮工的红包,礼节样样不能少。
“火炮担”不好挑,来回路上有人讨,但你不可发火,别人问你讨鞭炮、讨烟是表示喜庆。“火炮担”一但进了女方家门,第一件事是先把“上轿”用的鞭炮蜡烛先放到堂前,这是准备起程时放的,村庄里人再讨鞭炮,也不会去动这“上轿鞭炮”,不然的话,先问你讨,你不肯给,他们自己拿,最后“火炮担”里的鞭炮被人家放光,你回去时一路照样还得再买。挑“火炮担”放鞭炮的这位老兄,也就没有什么吃的时间,有的地方,走堂上一盘菜你必须放一个鞭炮,这样表示喜气热闹,经常放鞭炮表示不冷台,你不放鞭炮人家不上菜耽误时间你这挑“火炮担的老兄弟担当不起。
时辰未到准备上轿之前,媒人先收买好“利市”妈妈,叫“利市”妈妈在时辰未到之前,先给新娘梳好头化好妆,准备好一碗“上轿饭”饭里放一个大鸡腿。这一餐是姑娘在自己的家里最后一餐,过了今天,你明天回,就是家里的客人了。吃好“上轿饭”排辈份大小,先拜生你养你的父母,再拜娘舅、舅妈、哥嫂,按辈份大小排下来拜。同时拜“大小”时,长辈们会给你一个红包,一切安排妥当,在“媒人”的催促下新娘要由“四个伴娘”陪同,加上男方共八个“伴娘”,一起上路。早年间用大红花轿请新娘上轿,可到解放后没有花轿,新娘要走路到男方(不象现在有汽车),男方要包给“新”娘一个红包,说是新娘走路去的“脚步钱”。在姐妹的陪嫁状上,兄弟要给你抽彩头,抽点东西在娘家,抱上姐妹上花轿。
解放后走路到男方,也要兄弟抱出姐妹百步之外,意思是不带娘家脚底泥,到了百步外,新娘从衣服里掏出“利市”妈妈早已准备好的二个红鸡蛋,由新娘丢给小孩抢着吃。大意思是:男孩先捡到先生男,女孩先捡到先生女。
接着媒人请大舅,媒人请大舅要请三趟,同时还要备上二条香烟,大舅才会肯去男方当大舅子。
“三朝担”这是女方嫁女必备的,这“三朝担”内装的是:一只母鸡(用一个鸡篮,专门关鸡用)表示像母鸡一样会生蛋;马桶是天亮桶;二根甘蔗,象征生活节节高,做人要有上下节,有大有小;还有鞋桶,内装的是孝顺公公婆婆的,大小叔,姑娘嫂的鞋子。
陪嫁桌椅箱桶等什么人都可以抬,但是,“抬铺盖”(被子),就要有人选了,抬“抬铺盖”之男人,必须已生有儿子、女儿的,有男有女的男人才有资格抬铺盖,表示吉利,其他人的陪嫁快到男方有人来接,可“抬铺盖”不能接,“抬铺盖”要直接放到床上为止。男方包给抬“铺盖”的红包,是要双倍的。
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一路行,过了上百米需放一个鞭炮,如果经过村庄还要多放,热闹地一路放回男方家,快到村口时,要放鞭炮,要放特别响。男方家里听到鞭炮声就知道迎亲队伍已进入村庄,家里已作好迎亲准备,到百步外去接陪嫁、接“媒人”、接“大舅”、接“新娘”。这时“利市”妈妈会在男方门口用一把米筛迎接新娘,米筛上绑着一面镜子,一把万年青,一把尺子。万年青,清清洁洁,大吉大利。
镜子:告诉你新娘用镜子照照自己,自己什么事该做,什么事不能做;
尺子:做事、遇事要有尺度,有尺有寸。以前用轿,下轿后由“媒人”抱上新娘到堂前红地毯,这时新娘会说:我不是“夹夹”来,我不是抱抱来,我是大红花轿扛扛来。现代,新娘由新郎抱回家。鞭炮声声,唢呐阵阵吹吹打打好不热闹,堂上点着大红蜡烛,新郎新娘在主持人的吆喝声中完成婚礼:一拜天地,欢地喜地;
二拜高堂,子孙满堂;
夫妻对拜,撞头磕额,胡子阁白,礼成。
接着,新郎新娘要拜公婆父母,父母给上个红包,给儿子、媳妇。并且说:孩子,从今天起,你就是一个大人了,肩上已经该挑上担子了。礼成后由“新郎”牵着“新娘”进入新房。早年新娘头盖红头巾,独座在新房,要等到席散,新郎才会来到新房,用一根称杆挑去新娘的红头巾。现代,拜过堂送入闺房后,由“利市”妈妈送上二个碗,一个碗内装的是水鸡煮鸡蛋,另一个碗装的是七个“麻雀子”(用汤圆粉做圆的甜的),新郎新娘同吃,你一个,我一个,等到晚上开席,新房内另开一桌,有新娘伴娘和“利市”妈妈。席间,新郎新娘要到各桌席间敬各位来宾、客人,新郎新娘喝不了要由“伴郎”、“伴娘”代喝。同时亲朋好友们可以玩玩新娘新郎,比方说:用一个空啤酒瓶子,里面插根筷子,新郎新娘不能用手,用二人的舌头把筷子从瓶中拿出来。再者,用一根线吊一个苹果在空中,同样两人不能用手,新郎新娘用嘴把这个空中苹果啃掉,否则的话要罚酒,但罚的这种酒是不好喝的,里面有黄酒、啤酒、白酒、可乐、菜汤、酱油、醋合装一杯,罚的是这个混装酒,现新娘新郎的方式还有很多。
席间亲朋好客人们可以尽兴地玩,可以猜拳,行酒令,等亲朋好友酒席散,新郎新娘由“利市”妈妈送入洞房,在没关房门前有兴趣的亲朋好友、隔壁邻居可以到新房内讨烟、讨喜糖、鸡蛋、糕饼。这叫“闹新房”,你也可以给二位新人敬酒,你得到战利品更多,敬酒要敬吉利语,下面敬的是十杯酒,歌词是:
敬 酒 歌
一步朝金家,二步八门开,
三步进新阁,麒麟送子郎,
一步走进新郎房,新郎房里喜洋洋,
二边摆起金相志,中间摆起淑女床,
淑女床上花金被,金被里面对鸳鸯,
鸳鸯比翼成双对,成双成对结桂子,
郎才女貌得令郎,七子团圆入朝郎。
一杯喜酒敬新郎,吉日六合配鸳鸯。
夫妇姐妹同成落,尊重公婆喜满堂。
二杯喜酒敬新娘,二月茶花十里香。
同房花烛在一天,早生贵子好才郎。
三杯喜酒敬新郎,三元及弟定乾坤。
连种三元高三响,百事如意喜洋洋。
四杯喜酒敬新娘,四位姑娘送闺房。
男耕女织配成双,四园小麦满园香。
五杯喜酒敬新郎,五子夺魁好才郎。
外国进贡年年有,太白题来敬新郎。
六杯喜酒敬新娘,六国臣相好才郎。
天官赐福堂上座,利市妈妈在两旁。
七杯喜酒敬新郎,七子茶花状元抢。
鸳鸯吉日成双对,七月秋风夜里香。
八杯喜酒敬新娘,凰骓八月桂花香。
八仙庆寿长生酒,挂灯结彩喜洋洋。
九杯喜酒敬新郎,九对麒麟送贵子。
郎才女貌得才郎,合家欢喜聚一堂。
十杯喜酒敬新娘,十全十美子满堂。
白发苍苍同到老,手抱儿孙福寿长。
手拿壶瓶闹洋洋,壹瓶里面好酒娘,
往日拿来敬贵客,今天拿来敬新娘。
敬一杯酒二位新人就要送上一样糕点或鸡蛋或整包的香烟及糖果。敬过酒后,同时请一位男童要在新娘陪嫁的小马桶内撒尿一泡小便,马桶内早已准备好红包、鸡蛋,这是给小男童撒尿的礼物。意思是:叫新娘先生一个男孩来撒尿。
最后,由“利市”妈妈关好房门,送入洞房,送入洞房后,喜欢闹房的还可以再闹,但是不可以从房门口进入,早先,你进不了新房,可以拆楼板、从墙壁爬进都可以,有些人家在做楼板时,就留好活动板,免得拆坏了楼板,进了房内你可以在马桶上喝酒、猜拳,再者,进不了房,你可以用竹钩给新郎新娘的衣服钩出来,第二天早上叫新郎新娘用糕瓶或香烟、鸡蛋来调换。
虽然这里在闹新房,可厨师们、帮工们正在忙,厨师们要连夜赶做好馒头粿,这些馒头粿第二天新娘回娘家带去的,这付担子自己不要挑,专门安排一个人挑去,开完笑地说叫“麻磁担”,是新娘家分给隔壁邻居新朋好友的一份礼物,意思是说:今天新娘带着新郎回娘家时(叫“回门”,有的地方叫“回红”),但早上要去的迟,下午要回得早,要当天去,当天回,新娘不能住娘家,等于早上去时有太阳,下午回时太阳还没有下山,这样比较吉利,“回门”二头红。通过了“回门”之后,这桩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婚姻也就美满地成功了。
整理人:盛庆余
2014年4月于金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