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庆余,蒋堂镇下尹村文化礼堂管理员,他在2009年的一次意外事故中造成椎体爆裂性骨折,右脚粉碎性骨折,成为了一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。
2013年,下尹村率先创建文化礼堂,61岁的盛庆余承担起了查询编撰村史村志资料的重任。为了更好地完善村史资料,他多方寻求查证,常常在妻子的陪伴下拄着拐杖到金华市档案馆翻阅资料,经常一呆就是一整天,饿了就啃几口自己带的干菜饼。“作为一个基层的文化工作者,搞文化搞创建,首先就是一个苦差事。”盛庆余说,做这些工作花费了他大量的精力,但苦中有乐的是,最终通过“两堂五廊”的组建,让大家感受到了下尹村深厚的人文底蕴,留住了过往的历史风采,为改变村容村貌写下了精彩的一笔,也为此后文化创建工作的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底气。
文化礼堂建成后,盛庆余亲自写了村歌《下尹,我为你歌唱》,满身心地投入到组织策划的各种活动中,不仅聘请了中医名讲师到村里开展知识讲座,还通过“春泥计划”带领村上的未成年人参观雷锋纪念馆,并鼓动村民们参加端午节包粽子比赛、书法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、寓教于乐、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,每次活动都用图文记录成册,存档管理。
盛庆余(毛笔手书)
除此之外,盛庆余还醉心于挖掘和传承民俗文化,通过向村里的老人请教询问,到处查证资料,先后整理和撰写了《白事记》、《男婚女嫁》、《清朝的小脚女人》、《祭新台》等一些传统民风民俗的文字资料,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在村上的古村落申报、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创建等重点文化工作中,也都能看见他拄着拐杖四处忙碌的身影。盛庆余始终坚持着敬业奉献的精神,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,诠释着自己的角色,他说:“能为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是应该的,也是开心的,更是值得的。”
(记者 江婉秋 通讯员 邵勤)